首页 > 资讯 > > 正文

民政部公布7件打击整治养老服务领域诈骗典型案例

2023-08-23 00:48:44 来源:经济日报客户端 分享到:


(相关资料图)

目前,由平安建设协调小组牵头,12个部门正在全国组织开展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。8月22日,民政部门公布了7件养老服务领域诈骗犯罪典型案例,揭露诈骗“套路”手段及其危害,希望帮助老年人提高识骗防骗能力,坚决铲除养老诈骗滋生土壤,最大限度挤压“行骗空间”,保护好老年人的“养老钱”。

7件案例分别是:“碰瓷”养老机构以异地养老为名集资诈骗;以签订养生养老合同为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;以赠送床位补贴券及回购为名集资诈骗;以终身养老或高息为诱饵骗取老年人养护费用;以老知青养老为噱头吸引老年人预订养老服务;以预售养老服务消费卡非法吸收公众资金;以投资购买养老服务为名跨地域非法吸收公众存款。

这些诈骗案例对各级民政部门以及社会各界,特别是老年群众及其家人,有着深刻教育警醒意义。近年来,以养老服务为名进行非法集资、吸收公众存款等犯罪被刑事侦查、被判刑的案件多发。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,以“养老”、“非法吸收公众存款”字样进行筛选,相关刑事案件近年即有百余起,单案涉案金额最高达14亿元,涉及受害人数万人。

老年人及其家庭要警惕诈骗团伙以养老服务为名,用办卡、充值、投资、消费券等方式诱骗老年人消费,可能会给老人带来极大的财产损失、精神损失,尤其是财产损失往往大部分无法追回。同时,在签订养老服务合同时,应着重关注合同是否含有“无风险”“高收益”“稳赚不赔”等违背经济常识的夸大表述。收益与风险成正比,“无风险又高收益”等自相矛盾的宣传常是陷阱所在。

老年人在选择养老机构时,还应当考察机构是否合规经营,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该机构登记备案、运营管理、资质信誉等信息。同时,审慎看待“终生无忧”“终身养老”等宣传口号,警惕超过一年的预付费要求,避免财产受到损失,养老变“坑老”。

另一方面,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大日常检查力度,如发现养老服务机构有收取大额预收费行为的,要加强重点监管,发现非法集资苗头性风险的尽早介入,最大程度减少老年人经济损失。(经济日报记者 敖蓉)

标签: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大众仪表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014643号-14   联系邮箱: 905 14 41 07@qq.com